《比起喜歡自己,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》:不帶價值判斷的自我接納

《比起喜歡自己,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》:不帶價值判斷的自我接納

我過去曾有很長一段時間把「愛自己」的概念理解成(在物質上)「對自己好一點」、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」,花了不少錢在治裝打扮和學習才藝上。我以為這就是療癒,但每每就在自信長到一定程度後,生活中出現的考驗事件又把我打回原形。於是我嘗試去做普遍對「愛自己」的另一種詮釋:「我就是這種人,不用勉強自己過度努力。」在幾次放任自己任性、逃避、隨心所欲後,當下固然輕鬆,但最終還是沒有得到豁然開朗感,也無濟於事。

如果愛自己不是表面意義的對自己好,也不是「我就爛」式的表現缺點,那到底是什麼?


書名】:《比起喜歡自己,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》
【作者】:邊池盈
【出版】:采實文化

本文特別感謝采實文化的閱讀心得邀約。

我想戴上的面具 VS 我想剜掉的血肉

作者雖是諮商師,全書卻沒有艱深的心理學用詞,反而是用十分淺顯的語言和簡短的篇幅,帶出造成我們內在矛盾衝突的兩大原因:過度認同「人格面具」,以及極力切割「陰影」。前者指的是主流價值認可的正向特質、外顯成就,後者則是較不被接納的性格面向;換句話說,就是「別人有的、覺得好的我也要有,別人覺得不好的,我要藏起來裝成自己沒有。」

書中提及許多普遍我們討厭自己的原因,比如對人生沒方向目標、個人性格缺點、比較嫉妒心態、完美主義、與他人的關係衝突等,無不是人格面具和陰影的拉扯所致。一方面要努力維持某種外在形象,另一方面卻要割除看不慣的部份自我,來讓自己「變得更好」,但兩者都是自己的一部份,根本無法根除,也因此無法讓自己完整。如同作者所說:「當你試圖消滅或抹去自己的某個部份時,就無法在他人面前呈現真實的自己,並會感到彆扭和痛苦。」


如何避免陷入討厭自己的迴圈

如果說「愛自己」對許多人而言過於抽象,甚至可能像我先前一樣曲解了它的真意,那麼或許可從書中提及的兩大「不愛自己」的概念著手,避開這兩大雷區:

一、不刻意割除某部份的自我

我們不需要去愛那些自己都看不慣的缺點和性格弱點,但也無需將它們趕盡殺絕。我們之所以受這些惱人弱點折磨,是因爲把它們當作個人的全部,卻忘了它們不過是某一小部份的自我而已。當弱點被無限放大到遮蓋住其他性格優點時,我們眼中就看不見自我的美好。

不妨把性格優勢面(人格面具)和弱勢面(陰影)想像成「父母」和「孩子」之間的關係。你的父母是否曾加諸期待在你身上、希望你長成某種特定樣子,但卻和你真正想追求的道路完全不同—不論是科系選擇、職涯方向、性向、伴侶擇偶。你是否曾希望他們能尊重你的選擇?不用認同也無妨,你只是希望他們能好好接納「你本來的樣子」。

我們的性格弱勢面,也是這麼希望的。它們渴望被接納,而不是被我們挖除切割。我對作者這句話心有戚戚:「弱點不是靠克服,而是靠理解。」如果我們像是嚴厲的父母一樣,不斷拿他人的優點來折磨自己的弱點,將看不見真正的自我長處、無法提升自我價值感。

二、不貼負面標籤

「反正我就是情緒很多」、「我就是這種思考很黑暗負面的人。」這類「我就爛」式自暴自棄,過度認同自身弱點,刻意表現出自己給的負面標籤,同樣無益於自我接納。有些人給人感覺性格帶刺尖銳,經常挑釁或者挑戰他人耐心底綫,背後其實往往是包藏著再脆弱不過的自我,期待著他人能完全接納這樣的自己。

「說出『我是什麼樣的人,我有什麼樣的問題』,本身已經顯示出該『問題』只是自己的一部分。無論任何特質,都不等同於全部的我。」

邊池盈 《比起喜歡自己,我有更多討厭自己的日子》

語言會創造實相,別為自己貼標籤「我本來就是這種人」,因為那只是拿部份的自我特質加以放大,而我們不會只是那個最糟糕的自己。


與情緒共存的三個錦囊妙計

與自己相處最難的部分,莫過於如何好好面對情緒而不被吞噬。以下分享書中對我而言最受用的三個練習。

ㄧ、覺察情緒背後的舊傷

「我不是演員,而是舞台。如果能覺察舞台上有各種互相衝突的情緒與需求,就不會被特定情緒或想法壓制。」

這是全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,也是截至目前為止,我親身實驗過和情緒和平共處最有效的方法。當情緒被挑起時,別試圖去壓抑控制或是任自己被牽著鼻子走。我們該做的是退成「旁觀者」(觀眾)的角色來觀察、接納自己的情緒變化,別把自己當「演員」,否則容易入戲太深。

比如察覺到自己感到憤怒時,先接受這份情緒正在上演中。再來,問自己為什麼憤怒、是否喚起先前某個類似情況的回憶?在不斷和自己對話的過程中,我們會發現可能根本不是眼前的人事物讓我們生氣,而是因為相似的情境勾起了我們從前尚未治好的舊傷。察覺到這點,我們就不會執著於眼前的這場「戲」,它不過是呈現造成我們受傷的根源而已。

二、停止扮演舊有角色

當我過度被某個角色束縛住時,其中必定存在著某個原因。想知道其中緣由,首先就必須不去扮演那個角色,檢視自己不做那件事時,內心會發生什麼事。

前面提過我們陷入自我厭惡的原因,無不是人格面具和陰影的拉扯所致,因此當處於某個不舒服的情境時,試著不去扮演某個角色、摘下我們習慣處理該狀況的「面具」,看看結局是否能有所不同。

例如一個總是在為他人付出,卻沒因此感到滿足,反而覺得自己被淘空,那麼不妨問問自己能否轉而享受被別人服務?在相似情景下多嘗試幾種不同的「應對面具」,將有助於個人適應不同的人生階段和課題。

三、用「行為」而非「轉念」來改變脈絡

能夠改變行為的只有行為,而不是想法、情緒、意志或動機。

這是全書中我最喜歡的練習,也正努力嘗試中。過去我總認為當情緒來襲,「懂得轉念」就是唯一正解,沒有過不的關只有過不去的念頭。但作者一語道破了這種思維的盲區:不論什麼樣的情緒,本質上都是中性的,是我們的價值判斷賦予它好壞意義。因此要改變的並非想法,反而是要執行特定行為,來創造有意義的價值連結。依循公式為:「當X發生時,就執行Y」且Y為自我認為正向的事件。

舉例來說,當感到消沈、什麼正事都不想做的時候,與其告訴自己「要振作起來」或者放任自己生活糜爛,能夠具體執行比如「和好友聊聊天」、「洗衣服」會更有效回歸正軌。重點不在於強迫自己消化情緒,但也不能因此完全停擺正常生活,而是要專注於手邊的事件。情緒雖然還是會來來去去,但是我們還是在其中一點一滴地完成許多必要的小事。一旦把負面情緒(X)和正向事件(Y)連結在一起,就能感受對生活有較高的掌握度。


愛自己,就是當一面不修圖的鏡子

書中拋出很多沒有答案的問題,讀者不能期待被動地吸收,而是必須主動挖掘自己的內心,畢竟沒有人能比我們更能親近自己。愛自己,就是當一面不修圖的鏡子,如實的接納、呈現自己的內在樣貌。鏡子不會說話、不帶價值判斷,就只是客觀地、靜靜地映照出我們的狀態。

延伸閱讀:

《面具下的哪個我更受歡迎》:明確的做自己指南

發佈留言